当前位置: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动态

采茶、制茶、贡茶原料评比大赛圆满举行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5-13   被阅读5723次

    2014年5月10日,祥源•2014易武斗茶会的重头项目都集中在这一天,不但有易武六个村委会派出的选手激烈角逐采茶、炒茶比赛的冠军,更有来自易武七村八寨以及其他五座古六大茶山共20支代表队参加了贡茶原料评比大赛,最后,由易武村获得了采茶比赛的冠军,麻黑村成为制茶比赛的最大优胜者,而最具备重量级的贡茶原料评比赛冠军,则由倚邦古茶山获得。

    “祥源•2014易武斗茶会”开幕

 

    对于易武乡文化广场而言,这也许是自它建成后最热闹的一天——2014年5月10日上午,作为祥源•2014易武斗茶会主会场,数千平米的广场上,已经人流如织。

    易武文化广场的左边是全易武乡七村八寨及其他古六大茶山的茶农或者茶企摆摊的地方,他们带来了自己村寨里的好茶,也为来自全国的茶人带来了易武的味道。参加斗茶会的茶人们或坐或站地簇拥在每个摊位,只为一杯易武好茶。

    开幕式于10点半正式开始,当主持人宣布祥源•2014易武斗茶会开幕时,全场掌声雷动,20支参赛队伍鱼贯入场,他们是——曼洒村、三合社村、易比村、高山村、曼秀村、落水洞村、麻黑村、大寨、张家湾寨、汉族丁家寨、瑶族丁家寨、刮风寨、旧庙寨、新寨、倮德寨,以及来自莽枝古茶山、革登古茶山、倚邦古茶山、蛮砖古茶山和基诺乡的攸乐古茶山的五大茶山代表队。

    本次斗茶会的评委则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是: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云南省茶科所茶叶研究员何青元,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助理研究员张颖彬,马来西亚国际茶文化协会理事长萧慧娟,西双版纳州茶叶协会常务副会长、制茶高级工程师赵汝碧,勐腊县农业局经济作物管理站高级农艺师史永忠,以及来自易武乡和象明乡的三位本地评茶能手。

    早上8点就开始的激烈采茶大赛

 

 

    开幕式其实只是斗茶会的第二个环节,因为斗茶会激烈的争斗早在早晨8点就开始了。就在祥源茶业刚刚竣工的生产车间旁边、易武镇进山门的不远处,一块被彩旗圈起来的茶园就是今天的比赛场地。来自于易武乡七村八寨共6个村委会的选手很早就聚集在这里,等待比赛的开始。

    根据比赛规则,每个村委会都派出3名村寨的采茶能手。和去年不一样的是,今年七村八寨派出的所有选手都是女性。比赛是8点过几分开始的,当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时,选手们各自穿着自己的民族服装,背着背篓朝茶园冲下去。今天用于比赛的这块茶园大概两亩多一些,也显得比较平整,有利于选手们展示她们的采茶速度。

    本次采茶大赛比赛的规则是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进行综合评比,即评委按照选手采摘茶叶的重量、以及采摘的二级鲜叶质量(一芽两叶60%以上,同等嫩度的其他芽叶40%以下)进行综合评分,最后排出名次。

    在当天19点开始的联欢会上,主持人宣布,易武村委会获得采茶大赛冠军,纳么田村委会和麻黑村委会获得第二名,而曼腊村委会、曼乃村委会、倮德村委会则屈居第三名。

    制茶大赛冠军是麻黑

 

     炒茶比赛分为杀青和揉捻两个环节,分数占比为7:3。杀青环节最先出锅的是曼腊村委会的代表(瑶族)丁家寨。然后各代表队陆续出锅,出锅后辅助的两名队员分别配合进行摊凉,为下一步的揉捻环节做准备。在适度摊凉和评委评看完杀青叶后,宣布开始揉捻环节。

    各村委会代表队的整体炒茶水平虽有细微差异,但是大方向一致。整个过程中我们深深的感受到易武茶高扬的香气特点,鲜叶的清香、入锅翻炒时的蜜香到出锅后综合馥郁的香气, 让人特别喜悦。在这里不得不说的是,整个制茶大赛的选手中,只有麻黑村委会与倮德村委会派出的是女性。但让人稍觉意外的是,本届制茶大赛的冠军居然在这两位女士当中产生了。

    麻黑村委会获得了制茶比赛的第一名,曼乃村委会和曼腊村委会得到了第二名,纳么田村委会、易武村委会和倮德村委会则并列第三名 。

    贡茶原料评比大赛开启斗茶会最高潮

    5月10日下午2点半,祥源•2014易武斗茶会的高潮终于开启,来自全国各地的9名专家在易武乡文化广场的主席台上开始对参赛的20支队伍送来的茶样进行评审,决出祥源•2014年易武斗茶会的核心奖项:贡茶原料评比的冠军。
    此次审评的方式是编码审评,即在专家在完全不知道哪包茶叶是哪一个队伍的情况下, 将来自七村八寨和其他古五大茶山共20支参赛队伍送来的晒青毛茶,从形状、色泽、匀整度及匀净度以及香气、滋味、汤色和叶底共8个要点进行评比,采取扣分制,即每个编号茶初始都是100分,在某个审评元素如果表现不好时,就采取扣分的原则。
    专家代表从茶样布袋里将茶样取出后,根据对应编号,取好后的茶样放入样茶盘里。专家组9位专家依次对编号干茶进行审评。评比正在火热的进行中,观众极富热情,连连涌上台来,对审评的茶汤垂涎欲滴。同时,专家正在仔细认真的审评中,不时还看到专家将差异不大的干茶放在一起再进一步进行细节对比。
    从干茶的颜色可以大致判断出鲜叶在进行杀青工艺时的轻重程度和是否均匀等,从光泽度也可以看出干燥工艺的情况,但这些都不是割裂开判断的,从一锅鲜叶到样茶盘里的干茶,是经过了层层工艺才制得,所以每个环节都是关联并相互影响的。
    稍后专家代表又进取茶样称量3克,并放入审评杯。用刚煮好的沸水加入审评杯中,计时从第一杯审评杯注水盖好盖子后开始计时,时间为5分钟。5分钟时间到后,出汤审评。5分钟空隙时间部分专家还会对干茶的审评情况依次进行再一步确认。
    无论是看汤色、评叶底还是闻香气,我们能看到专家会对相似度高的编号茶进行反复对比和确认。由于审评的茶样有20个之多,所以分为两轮,每轮10个茶样进行审评,两轮审评后分别按照位专家各自的评分进行加权和最终记录。
    压轴的都放在最后,当宣布贡茶原料大赛结果的时候,全场都沸腾了。金奖由倚邦代表队获得,银奖由莽枝和落水洞代表队获得,铜奖则由大寨、曼秀、革登三个代表队获得。
 


上一条:易武茶启动“小产区”发展模式
下一条: 直击”祥源•2014易武斗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