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动态

易武茶启动“小产区”发展模式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5-14   被阅读6541次

   “易武茶区是云南普洱茶重要起源地和中心地区,而这一地域历经沉淀形成的好茶基因和血脉,使其具备了在未来小产区茶业发展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机会。”近两年来,在普洱茶市场版图中有着不可替代位置的易武茶,正努力完成着一场产业发展变革的探索。

 

   各方对话易武茶 
    月9日,在云南勐腊县易武乡,这个总人口不足2万人的小镇,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茶界盛事——祥源·2014易武斗茶会的隆重举行。为期三天的斗茶会上,各久负盛名的产茶村寨与茶山计20支比赛队伍,将延续以往传统采茶、制茶、贡茶原料评选等斗茶环节,与往年不同的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小产区茶业发展论坛”,也在活动期间举行。论坛云集了众多业界重磅人物,马来西亚国际茶文化协会萧慧娟理事长、华南农业大学陈文品副教授、祥源茶业总经理邓增永博士,分别以《从普洱茶市场发展看小产区茶的机会和挑战》、《易武茶价值再认识》、《推动易武茶产业化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为题,从不同角度解析在行业发展背景下以易武为代表的小产区茶产业价值。随后进行的“对话易武茶”环节中,这一交流则更加活跃与深入,易武乡政府人大主席何新伟、东莞市茶行业协会会长卢树勋、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秘书长张黎明、灵思营销(重庆)公司总经理张阳、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资深培训讲师陈楚平、易武乡落水洞村村长黄永能等,分别从政府、企业、茶农、专家和媒体角度,谈到易武茶现状及未来的方方面面,在充分的讨论中观念不断厘清,共识不断强化。值得一提的是,来自普洱茶最重要销区的各地茶协负责人也出现在对话现场,体现了对易武茶特别的关注。

 

   据祥源茶业总经理邓增永博士介绍,市场不断细分,消费者需求日益多元的背景,为小产区茶业发展模式提供了现实依据。“这些顶级茶叶小产区通常有着悠久的产茶源流、独到的品质特点以及长期形成的市场口碑。我们一是要科学深入地发掘并传播产区独特价值,二是要与本地及市场各方资源一道,探索具有产业化意义的小产区发展模式。”据悉,定位在“小产区、特色茶”的祥源茶业,自去年开始选择在易武生根,正是看好易武茶难以复制的优质资源与产业机会。

   斗茶会精彩不断

   每届斗茶会的采茶、制茶、贡茶原料评比环节总是让现场气氛达到最高潮。5月10日,来自易武乡六个村委会、七村八寨和西双版纳另五大古茶山共26支参赛队的代表们身着民族服饰,振旗入场,让整个现场处处茶香处处景。全国各地茶叶专家组成的评委组坐镇现场。茶叶专家在评分同时,通过现场点评、讲授介绍的方式,让四方前来观摩斗茶会的茶商茶友对易武茶的工艺和品质有了更深入了解。最终,易武村折桂采茶比赛一等奖,麻黑村在制茶环节胜出,而在最令人瞩目的贡茶原料评比中,获得金奖的是倚邦古茶山、获得银奖的是落水洞村和莽枝古茶山、获得铜奖的分别是是大寨、曼秀村、革登古茶山。本次斗茶大会的“特别荣誉奖”则授予了名为“正山贡源”的主题纪念茶。

 

    活动翌日,各方茶友来到著名的落水洞古茶村参观,并在茶王树前亲身体验少数民族传统的祭拜茶祖仪式。过程中,茶农们用民族语言诵读经文,表达对茶祖的神圣情感并祈福茶事顺利。主办方介绍,每年一度的易武斗茶会是一个旨在提升茶农制作水平、推动易武茶地域品牌价值的活动,而让来访者与茶山、茶农近距离接触,形成充分体验,是活动的重要内容。

    小产区模式下易武茶的未来

    除斗茶会方式的活动推广,易武乡茶产业的硬件建设也在提速。与斗茶会同时,祥源易武示范茶厂正式落成竣工。这座用时仅130天建成的现代化新茶厂,成为当前易武茶区规模之最。对祥源而言,这是其在普洱茶特色小产区产制加工中心方面迈出的“坚实的一步”;在易武当地看来,它背后的内涵甚至更为深刻,闻名天下的易武茶,距离产业化目标真正意义的实现,同样迈出了标志性的一步。        

 

    在这次茶区政府与企业的联姻合作中,对易武茶叶内在价值和“小产区”发展模式的一致认同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这一命题背后,尚有大量并不轻松的工作有待完成,在邓增永看来,祥源茶立足易武的方向在于“与各茶农、初制所、渠道经营商家通力合作,在政府助推下,共同营造出良好的小产区市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通过传承创新,带动产业技术升级;与政府及各方主体推动小产区价值标准体系和产品标准体系的建设。”而根本上,“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才是实现未来发展目标的基石。”

 



上一条:直击”祥源•2014易武斗茶会”
下一条: 采茶、制茶、贡茶原料评比大赛圆满举行